专家讲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业园地 专家讲座
在探索中不断发展的糖尿病患者教育
发布时间:2012-12-29 10:52:13浏览次数:8435次来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糖尿病起病隐匿、病程漫长,并且并发症较严重,给家庭、社会及医疗保障体系带来了巨大负担。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而且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高热量摄入和长期静坐的不良生活方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各个糖尿病权威指南中生活方式干预均被推荐为贯穿糖尿病治疗始终的基础治疗方式。我们知道,糖尿病患者正是生活方式存在严重问题的群体。因此,如何通过糖尿病教育让对营养学知识不甚了解的患者学会计算热量、合理分配营养素是摆在临床医师面前的问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在2010年开展的一项覆盖全国的糖尿病教育现状调查结果发现表示自己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的患者达80%,但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可见即使患者接受了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参加了学习,并不代表可以按照管理要求去做,一些固有的不良生活习惯难以改变。这与糖尿病患者教育方式和持续时间不无关系。除此以外,糖尿病药物治疗中如何正确服药和胰岛素注射技术以及为获得良好血糖控制所必需的自我血糖监测无一不需要进行知识传授或技术指导。

    正是由于糖尿病教育的必要性和复杂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不确定性,其形式也呈多种多样,从大课堂教育到小组教育、个体化教育、同伴支持教育和基于互联网及手机短信平台的教育形式。国际上,以看图对话为代表的形形色色的糖尿病教育工具也在不断涌现。但是否一种教育形式或工具适合所有人群?或一种教育形式适应全部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知识或技能传授?哪种教育形式能够持久地影响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又有哪种教育方式更有利于教授技能?新兴现代化的高科技教育形式的效果一定是最好的吗?回答并不是一致和肯定的。

    上世纪末有关糖尿病的两项里程碑式的研究: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和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结果发布后,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资助下国内门诊开始开展团队式糖尿病强化治疗管理的实践。探讨由医生、糖尿病教育护士、营养师组成的团队对随机分入强化治疗干预的门诊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和管理。经过一年的强化教育管理干预的患者糖尿病知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降糖药物使用种类和剂量均无差别的情况下强化教育管理组的糖脂代谢及体重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这是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但仅是一项单中心的研究,其结果证据级别有限,仅能提示在门诊由医护人员及营养师组成的团队可较好地进行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并能获得良好控制血糖的结果。

    本期于文等医生设计了有患者家属参与的糖尿病教育模式与普通教育管理模式对照研究,发现有家属参与的教育模式可获得更为长期的自我血糖管理的依从性。本期另1项由邱山虎等医生对国人运动治疗糖尿病效果进行的系统分析,在20余项研究汇总的结果证实,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指导可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正如作者提到的那样,该荟萃分析纳入的文献中,仅2篇提及随机方案,多数随机对照研究(RCT)样本量较小,这些均会影响研究质量,总体质量不高。另外,该研究涉及的5项结局指标中,仅血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指标在各项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通过对运动持续时间及强度进行亚组分析,仍未能消除各项研究其余指标之间的异质性;因此还需要良好设计的、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证实在中国运动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2011年发表的一项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比较了普通干预、强化饮食干预以及强化饮食干预加运动疗法对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研究发现强化饮食干预加运动治疗并未优于单纯饮食治疗。在互联网应用十分普遍的今天,不断有人尝试利用互联网实施糖尿病患者自我教育和管理。Heinrich等的研究显示通过互联网可促进健康知识的掌握,但同时也发现仅不到一半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实际使用自我管理工具。

    从这些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糖尿病教育的模式或干预的模式都是行之有效的。因此,需要对糖尿病教育的内容、方式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这正是我们糖尿病临床工作中所欠缺的。为了提高糖尿病教育管理水平,让更多的患者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提高糖尿病防治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联合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质量的多中心研究以寻找良好的分别针对不同患者群体的糖尿病教育模式,在探索中不断提高我国糖尿病防治水平,造福广大糖尿病患者,并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