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追踪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业园地 前沿追踪
抗阻运动VS有氧运动:对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急性影响
发布时间:2013-06-15 19:33:09浏览次数:2996次来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糖尿病科

  对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休暇时间体力活动的患者比高活动水平的患者发生糖尿病并发症更频繁且更严重。目前关于运动是否有益于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仍然不明确。然而有氧运动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不大。相反的,有研究对抗阻运动(举重)进行评估,并与有氧运动相比较,发现它能减少HbA1c水平。抗阻运动指的是一种在相对短的时间间隔中进行的高强度活动,它对1型糖尿病患者有许多潜在的好处,比如可增加肌力、改善血脂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自我监测血糖的水平,但这些益处尚未被证实。
  来自加拿大渥太华大学Yardley JE等的研究对比了1型糖尿病患者抗阻运动与有氧运动期间和运动后24小时内血糖的变化。12名体力活动活跃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同的试验日分别进行45分钟抗阻运动、45分钟有氧运动或不运动,测定运动期间和运动后1小时的血浆血糖,持续监测运动前24小时、运动中和运动后24小时的组织间液葡萄糖。
  研究结果显示,在运动期间和运动后血糖改变呈现治疗时间交互效应(P<0.001),受试者血糖在抗阻运动期间从8.4±2.7下降至6.8±2.3mmol/L(P=0.008),有氧运动期间从9.2±3.4降到5.8 ±2.0mmol/L(P= 0.001),而在不运动对照期血糖无明显变化,有氧运动期间受试者碳水化合物摄取量比抗阻运动期间高。恢复期抗阻运动后血糖水平没有明显改变,而有氧运动后血糖增加了2.2 ±0.6 mmol/L(P=0.023)。运动后4.5到6.0小时组织间液葡萄糖均值在抗阻运动后显著低于有氧运动后。
  研究结果提示,虽然和有氧运动相比,患者在抗阻运动期间血糖降低幅度较小,但抗阻运动后血糖持续降低,且运动期间和运动后血糖水平保持稳定,这或许能解释既往研究中发现的抗阻运动,而不是有氧运动,能使1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关于抗阻运动后受试者有发生夜间低血糖的趋势,提示今后有必要为不同形式的运动开展更有效的临床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