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解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指南共识—立场声明指南解读
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发布时间:2010-09-19 17:57:56浏览次数:19283次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内分泌科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是一个微创血糖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检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反映血糖水平,可以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有助于认识血糖波动的趋势、幅度、频率、时间以及原因等,并发现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探测的高血糖和低血糖,进而优化降糖方案,改善血糖控制水平。因此,目前动态血糖监测已成为传统血糖监测技术的有效补充,并逐渐在临床上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合理应用CGMS,2009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总结国内CGMS临床数据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一、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
    动态血糖监测(CGM)其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发现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探测到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和夜间的无症状性低血糖,因此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空间。例如:⑴ 可以发现与下列因素有关的血糖变化,如食物种类、运动类型、药物品种、压力、生活方式等;⑵ 检测到传统血糖监测方法难以发现的餐后高血糖、夜间低血糖、黎明现象、Somogyi现象等;⑶ 协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⑷ 提高治疗依从性;⑸ 提供一种用于糖尿病教育的可视化手段。而CGM在评估血糖波动及发现低血糖方面更具有独特的优势。
血糖波动是独立于HbA1c之外另一重要的血糖控制评价指标。CGM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血糖波动的特征;而以CGM数据为基础的血糖波动参数如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以及血糖曲线下面积(AUC)等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诸多指标中,最具代表性的是MAGE,目前该参数被公认为反映血糖波动的“金标准”。
低血糖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CGMS可以监测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并可进一步分析低血糖的时间分布、类型及原因,从而优化降糖治疗方案。
二、动态血糖监测的适应症
    动态血糖监测主要适用于以下患者或情况:
(一) 1型糖尿病。
(二)    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例如每日3次以上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三)    在SMBG的指导下使用降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仍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1. 无法解释的严重低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无症状性低血糖、夜间低血糖。
2. 无法解释的高血糖,特别是空腹高血糖。
3.       血糖波动大。
4.       出于对低血糖的恐惧,刻意保持高血糖状态。
(四)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
(五)患者教育:可以作为可视化的教育手段,促使患者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医患双方更有效的沟通。
此外,其他糖尿病患者如病情需要也可进行动态血糖监测以了解其血糖谱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其他伴有血糖变化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也可应用动态血糖监测了解血糖变化的特征。
三、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使用规范
(一) 准确性评价
1.CGMS数据的准确度评价标准
    临床医生可使用分析软件对CGMS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最佳准确度评判标准为:
(1) 每日匹配的探头测定值和指尖血糖值≥3个;
(2)每日匹配的探头测定值和指尖血糖值相关系数≥ 0.79;
    (3) 当与指尖血糖值之间的差值≥ 5.6mmol/ L时,平均绝对差(MAD)≤ 28 %, 当与指尖血糖值之间的差值<5.6mmol/ L时,MAD≤ 18 %。
CGMS数据未达到以上“最佳准确度”要求时,CGMS报告将给出提示的标记。此时,临床医师需要依照临床判断来调整降糖方案。
    2.CGMS值与血糖值之间的时间差异
CGMS测定的是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非血浆或血清中的葡萄糖浓度。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变化与血浆葡萄糖浓度变化常存在时间差异,一般滞后4~10分钟,特别是血糖急剧变化的时候。因此,CGMS与传统血糖监测方法联合使用是全面了解血糖水平的最佳方法。
四、动态血糖监测期间的患者教育
   CGM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因此需要做好患者的教育工作,如要求患者至少1日4次指血血糖检测并正确输入,详实地记录饮食、运动、治疗等事件,同时告知患者如何做好仪器保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