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追踪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业园地 前沿追踪
专家点评:空腹血糖受损心和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及性别差异
发布时间:2012-12-14 16:59:35浏览次数:3220次来源: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证实了2型糖尿病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风险[[i][ii][iii]]。并且亦阐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早在临床糖尿病的出现[[iv]],换句话说,在临床糖尿病前期,也就是糖耐量减退或空腹血糖受损时期就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相关。为了验证这一学说,全球进行了大量前瞻性研究。目前已有有许多研究,报道了糖耐量减退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相关[[v][vi]]。最近一项国际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EpiDREAM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在正常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退和新诊断糖尿病人群中,心血管疾病患病和死亡的风险依次增高[[vii]]。然而,空腹血糖值的高低与心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众说纷纭。一些研究显示空腹血糖水平在110-125mg/dl之间时能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空腹血糖水平在100-109mg/dl之间时则并不会提高其发病和死亡风险[[viii][ix]]。然而,亦有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和空腹血糖之间的关系,是呈持续性的或J形的,而不是出现在高血糖水平的阈值效应[[x][xi]]。EpiDREAM队列研究结果显示:空腹血糖每增加1mmol/l 或OGTT 2小时后血糖每增加2.52mmol/l,未来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风险增加17%[4]
然而,目前对于空腹血糖受损和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是否受性别差异的影响仍然存在广泛的争议。Levitzky等[[xii]]的研究表明,在女性中无论空腹血糖水平在100-109mg/dl之间,还是在110-125mg/dl 之间,均能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或冠心病的患病风险,而在男性中均不会提高其患病风险,并且女性增加冠心病患病风险的血糖值较男性低。但亦有研究显示空腹血糖受损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增加心血管疾病或缺血性心脏病患病风险的几率是相同的[7]。尽管目前空腹血糖受损和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莫衷一是,但是早期发现血糖水平的异常,早期加以干预,对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各项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对象为单一种族或者是小范围人群的研究、研究过程中失访率高、部分空腹血糖受损的人员在发展为心血管疾病之前意外发展为糖尿病等情况,因此需要我们研究者进行更好的设计,并且需要进行大样本的、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明确空腹血糖水平和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风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