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贾伟平教授荣获由上海市总工会颁发的“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标兵”。
贾伟平 女, 1 9 5 6 年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流动站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 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 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担任上海医学会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全国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等期刊编委。贾伟平教授主要从事与肥胖、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治疗的研究。近年来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及上海市各级科研项目9 项,发表论文6 0 余篇,共获得国家、上海市等科技进步奖8 项,培养研究生22 名,其中博士7 名。是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 — 内分泌代谢重点学科带头人,2 00 4 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现将贾伟平教授2 0 04 - 20 0 5 年的工作业绩做简要介绍。1、率先在国内建立了糖尿病功能诊断的系列技术以往对糖尿病的诊断是依据血糖的水平而确定的。贾伟平教授在此基础上依据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主要环节胰岛素作用不足及胰岛B 细胞功能缺陷, 深入进行了糖尿病的功能诊断。率先在国内相继建立了国际公认的评估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的葡萄糖钳夹技术、胰岛素脉冲样分泌的检测技术, 并应用于中国糖尿病人群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并将检测技术积极推广到全国多个三级甲等医院,使我国今后此类研究可与国外同类研究在技术上位于同一起跑线。2 0 0 5 年10 月国际胰岛素分泌研究组中国组及中华内分泌学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将首届施维雅— — 胰岛素分泌成就奖授予了贾伟平教授以表彰她在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2、率先在国内开展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2 0 0 4 年, 贾伟平教授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的研究项目:“ 体脂、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研究主要的创新成果:① 发现了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者的体脂分布特点不仅仅是腹内脂肪增加,尚有股部皮下脂肪减少,此对于体脂分布异常与疾病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② 发现了中国人体重指数≥ 23~ <25 k g / m 2 的非超重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增加2 倍,为重新修订中国人肥胖诊断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提出了中国人在较轻程度体脂增加尤其是腹腔内脂肪增加,即已发生了较高的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的观点。③ 运用了三个以上多基因联合分析的方法,更易于检出肥胖易感人群及预测肥胖程度,从而为在人群中筛查肥胖易感个体,进行一级干预提供了途径。该项目获奖的关键是具有开创性并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其研究结果已写入我国疾病防治文件《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并作为唯一齐全的中国资料为国际糖尿病界广泛应用。
3、首先在国内研究了肥胖类型与静息能量消耗的关系。2 0 0 4 年贾伟平教授主持的项目“ 静息能量消耗及相关基因与肥胖关系的研究” 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创新的成果是: ① 静息能量消耗的变化与性别及年龄有关:性别及年龄对每公斤体重静息能量消耗( REE / KG) 有独立影响, 女性的R E E/ K g 低于男性, 中年及老年人R EE / KG 显著减少, 故静息能量消耗的变化可能是女性肥胖多于男性、随年龄增长易发生超重/肥胖的重要因素。② 超重/肥胖者较之正常体重者R EE /K G 显著下降。R E E / K G 变化尚与肥胖类型有关, 腹内型肥胖者R E E / K G 降低尤为明显,因此肥胖的治疗应依据静息能量消耗及肥胖类型制定个体化方案。③ 解偶联蛋白基因2( UCP2)、EX O N 8 I / D 变异位UC P 2 A5 5 V 变异及解偶联蛋白基因3( UC P 3)- 5 5 b p C t o T 变异R E E / K G 相关, 其中UC P 2 E x o n 8 I / D 变异尚可影响肥胖的类型。其重要意义是为肥胖的个体化治疗选择更适宜的治疗方案,提供了研究依据,从而使病人获得更适当合理的益处。
4、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慢性并发症的筛查及诊治网络的构建。糖尿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构成巨大的医疗支出,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几乎占整个糖尿病治疗费用的80%,因此对糖尿病病人实施有效的治疗和干预, 将能够延缓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将可能降低糖尿病所致的致残致死率。为此,2 00 4 年贾伟平教授主持了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 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慢性并发症的筛查及诊治网络的构建”。该项目的创新点在于:① 开展高血糖慢性并发症的人群调查,建立一级及二级预防队列。② 建立经过严格质控、具有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为基础的高血糖慢性并发症的高危人群筛查模型。③ 开发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糖及并发症防治数据管理及监测平台。此项调查目前已见成效:根据实施方案对已建立的社区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队列人群进行了规范、有序的并发症筛查。在已完成的筛查的病列中,发现糖尿病人群中各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视网膜病变2 0 . 6 % 、周围神经病变3 3 . 6 % 、周围血管病变15.1%、微量白蛋白尿2 1 . 9 % ;而在糖调节受损人群中患病率分别为视网膜病变6.5%、周围神经病变2 9 . 6 % 、周围血管病变7. 7 %、微量白蛋白尿1 0. 6%。这是国际上首次关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中国自然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研究。这一研究结果将对我国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决策。目前,已建立EP I DA T A 数据库的, 并完成论文数篇,在美国及欧洲糖尿病会议上交流并在国际著名杂志D i a b e t e s( 影响因子8.298)及D i a b e t o l o g i a( 影响因子5 . 6 8 9 ) 上刊出。5、坚持科研服务临床、促进临床, 加速科研成果转换。
为了更好的提高糖尿病病因分型诊断水平及治疗达标率,贾伟平教授和她的团队开发设计了糖尿病防治管理系统及优化多项检测技术,目前已申请专利2 项:①《基于网络的糖尿病家系防治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的糖尿病家系防治系统,使其具有成本低、使用简易等特点,通过该系统建立个性化的糖尿病家系管理档案及定期随访计划,实现糖尿病的强化管理制度,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痛苦,并降低医疗费用及建立患者和医生之间信息交互的密切关系。②《用于免疫介导1 型糖尿病诊断的自身抗体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作1 型糖尿病的诊断的多种抗体的联合检测技术,同时采用了抗原-抗体-检测抗原一步反应方法。达到整个操作过程简捷、准确。并显著提高1 型糖尿病的诊断率,同时能缩短检测时间、降低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