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3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胰岛调控与再生医学学组承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胰岛调控与再生医学学组2021年学术年会”在山东济南顺利举办。
本次会议以“交流、共识、普及、提高”为宗旨,邀请40位国内著名内分泌专家齐聚泉城,分享目前糖尿病胰岛调控和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解析干细胞与胰岛素β细胞的关系及其治疗糖尿病的具体机制,探讨更多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还存在的问题等24个话题,旨在为应用于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数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南京鼓楼医院朱大龙教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丽教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母义明教授,山东省医学会秘书长张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田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学组副组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新国教授主持。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母义明教授“聚焦干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展开精彩演讲,拉开了本次大会学术报告的序幕。母教授阐述目前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是比较复杂的,考虑其参与了多方面的调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炎症因子和免疫因子的调节。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往往是因为患者出现甲减或亚临床甲减(SCH),SCH可影响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增加胰岛素抵抗,并增加大血管并发症患病风险,然而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尚存争议。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郭立新教授则为我们带来了最新研究进展,提示我们患有T2DM的患者应关注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同时为合并有SCH的DR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策略。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丽教授和我们一起探讨了α细胞与糖尿病的关系,以及α细胞在T2DM再生治疗中的作用。陈教授分析一系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得出,胰岛α细胞在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其可以转分化为β细胞,或者分泌GLP-1促进β细胞再生。
对外泌体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学组组长、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徐向进教授则就此展开论述,为我们带来了干细胞外泌体应用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新进展。
学组副组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新国教授就胰岛β/α细胞的去分化与转分化调控、促进胰岛再生的研究进展展开了报告,还抛出话题,对于胰岛再生,我们该做哪些探索?①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对α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②间充质干细胞对α细胞功能及转分化的调节;③间充质干细胞对β细胞功能及去分化的调节。相信对于大家今后的研究或实践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发。
β细胞相关单基因糖代谢异常疾病临床诊治多数单基因糖尿病与β细胞功能障碍相关,如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这类疾病应该说是自然界给研究者研究糖调节网络的天然模型。这类疾病如何诊治,北京协和医院于淼教授抽丝剥茧,为您解惑!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曹亚南教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中国代谢解析计划ChinaMAP。ChinaMAP以覆盖中国各地区的研究队列为基础建立了高质量中国人群数据库,通过高深度全基因组数据和精细表型分析,可为疾病机制研究、预防、遗传咨询和公共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东南大学糖尿病研究所孙子林教授通过对一系列研究的解析,告诉我们:①活化胰岛星状细胞(ISC)存在于胎儿,并且可能参与胰腺的发育过程。这一发现提示我们ISC生物学效应极可能具有两面性。②ISC与肠上皮细胞(IEC)存在共定位,意味着ISC可能类似于肝星状细胞可以调节肝血流一样在调节胰岛微循环中具有潜在作用。③ISCs表达多种成体干/祖细胞标志分子,与它们共享部分生物学表型,这可能是ISCs发挥干/祖细胞功能的基础。④ISCs具有向实质细胞分化的潜能,或许是成体胰岛内β细胞转分化的新来源。
脂肪干细胞作为脂肪更新和功能维持的重要来源,在代谢性疾病治疗及再生医学中引起广泛关注。弄清楚不同解剖部位脂肪干细胞的异质性和成脂调节的差异性对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病理机制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周新丽教授告诉我们,可以利用质谱流式技术揭示小鼠脂肪干细胞和祖细胞亚群异质性,发现以CD26和CD142标记的组织特异性亚群,并且在成脂分化潜能上具有差异性。
胰岛受到丰富的神经调节,对于激素的分泌起到重要作用,这种调控包括:交感、副交感、输入性感觉、肽能神经元、肠胰腺神经元等。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胡吉教授指出,胰岛及其他组织的神经支配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支配胰岛的神经发生的改变,有可能会引起潜在的代谢紊乱,甚至导致糖尿病。深入了解胰岛的神经支配及其机制,有助于找到糖尿病新的治疗手段。但目前仍然缺少合适的工具来研究胰岛的神经解剖及神经生理,尤其在活体的人类当中。
随着2型糖尿病进展,β细胞功能减退、数量逐渐减少。考虑到β细胞凋亡/死亡的不可逆性,胰岛再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逆转β细胞去分化以及转分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陈宏教授则为我们分享了糖尿病胰岛β细胞去分化相关证据与机制。
胰岛细胞移植是T1DM治疗的新方法。黑龙江省医院王丹教授在报告中提到,临床研究证实了同种异体胰岛细胞移植能够改善患者的HbA1c、并使部分患者若干年内停用胰岛素,降低低血糖的发生、改善糖尿病肾病、眼病,但供体来源不足、免疫抑制治疗、移植的细胞不能长期存活等均制约了临床的推广。新材料、新药物、替代细胞的研究亟待临床试验的验证。
再生医学如何产业化,听听卫生部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娄晋宁所长怎么说。娄所长在报告中提到,近年,随着干细胞及再生医疗产业飞速发展,各省干细胞库相继的建立,对干细胞药物上市的在加速推进,细胞存储、分离、制剂等工艺正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但在干细胞及再生医疗技术临床转化与商业化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限制性因素。如何实现技术转化,实现规模化、稳定化及标准化生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α细胞功能在T1DM患者中有怎样的变化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张梅教授娓娓道来。多项研究表明,经典T1DM患者伴随β细胞数量减少和胰岛素分泌能力逐渐下降,同时α细胞的数量相对增多,胰高糖素分泌逐渐增加。
β细胞去分化是病理性的吗?β细胞去分化发生原因? MSCs可以显著提高T2DM人胰岛β细胞功能及质量的机制? MSCs是否可以治疗β细胞去分化?MSCs临床应用潜能如何?来自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中心的王树森教授通过文献剖析,为我们一一解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魏蕊教授介绍她所在的洪天配教授团队发表在Cell子刊iScience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意外发现,GCGR单抗促进β细胞增殖、抑制去分化;促进α向β细胞转化、激活内分泌前体细胞并促进向β细胞分化。提示抑制胰高糖素分泌或拮抗其作用或许有望成为糖尿病的治疗新策略。那么再生细胞来源何处?如何诱导再生?再生的其他原因?魏教授为我们解开层层迷雾。
多项研究表明,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是T2DM的重要并发症,然而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潘琦教授旁征博引,带我们系统回顾了T2DM患者存在脑微循环障碍的证据,脑微循环障碍导致糖尿病前期/T2DM患者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等脑部并发症风险增高的中枢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潜在的治疗靶点和干预措施。
干细胞疗法的出现促进了多种与炎症、组织损伤及再生修复相关疾病的治疗手段和策略的革新,21世纪初,干细胞成为难愈性创面修复中最有应用潜力的细胞。干细胞及细胞友好型支架在糖尿病难愈性创面中应用如何,又遇到了哪些挑战?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沈洁院长为我们深度剖析。
近年,各种降糖药物的循证证据不断丰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丽教授介绍了传统降糖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在修复生理调控,重塑血糖稳态方面的优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顾卫琼教授依据最新CDS指南,介绍了GLP-1RA在ASCVD一级预防中的优势;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沈山梅教授介绍了GLP-1RA多维管理血糖的优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积兄教授指出,针对心血管不同危险程度的T2DM,GLP-1RA和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的“221方案”,可能是终点全面获益最有意义的方案。北京医院王晓霞教授则就DPP-4抑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优势做了详细解析。学组副组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新国教授告诉我们,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通过有效抑制高血糖状态下异常激活的多元醇通路,针对发病机制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最后,学组副组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新国教授进行了总结,指出学科快速的进展,为糖尿病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可期待的治疗途径。尽管这些领域仍有不小的技术障碍和诸多挑战,但未来,新科技、新技术将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革命性的现代细胞治疗方法。大会最后,侯新国教授对与会专家表达了感谢。至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胰岛调控与再生医学学组2021年学术年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