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快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学术会议会议快讯
杨文英: 糖尿病变迁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发布时间:2012-12-10 15:56:05浏览次数:7040次来源:CDS每日新闻报道组

我们一直在做实事

《医师报》:作为CDS 第五任主任委员,您带领糖尿病同仁围绕我国糖尿病防治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目前工作进行如何?
杨文英教授:每一届主任委员任期工作都非常突出,并各有其侧重点。我任第5 届CDS 主任委员期间主要进行了3 大举措。
    首先,完成全国性的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流行状况调查,带领糖尿病学会的骨干对全国近5 万人群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和多种指标的测量调查。这项研究填补了中国使用标准方法调查糖尿病资料的空白,对中国以及全球制定糖尿病预防策略做出了重大贡献。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这一研究成果改写了国际糖尿病联盟发表的世界糖尿病版图(2011 年第五版)。此外,还进行了高血压、血脂等的流行病学研究。
    其次,更新《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并做了大规模推广工作。
    最后,成功申办糖尿病学会的官方杂志,即《中华糖尿病杂志》,目前已经成为核心期刊,并于2012 年成为月刊。
    除此之外,还进行了许多研究。例如我国原创研究,入选700 多例患者,口服α- 糖苷酶抑制剂和二甲双胍做1年的头对头比较,以探索α- 糖苷酶抑制剂在中国使用率高的原因,为今后制定指南策略做填补。之后还将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Ⅱ期研究,调查3 年后这些人群的变化。另外,完成糖尿病与正常人群队列基因序列比较数据库,已初步成文,准备发表。

患者管理评估是当务之急
《医师报》:今后我国糖尿病防治应走什么路线,有哪些推荐策略?
杨文英教授:糖尿病防治需要投入更多的教育,而不仅仅是药物和设备。但很多人都还没有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国家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研究,虽然对糖尿病防治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对于群防群治工作的作用有限。需要强调,我国现在有1.5 亿糖尿病前期患者,如不采取措施,10年后糖尿病患病率将继续攀升。这将导致中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很高,而中年人的预期寿命较长,如不进行良好干预,其发生并发症的风险非常高,并将产生高昂的医疗花费。
    应该说,社区医师为未来糖尿病防治主力军。让社区医生学习专业知识,与大医院专家共同防治糖尿病,是今后发展趋势。但这不是仅凭医生的工作就能做到的,而需要政策支持。  可以说,糖尿病预防需投入大量人力进行宣传和教育工作,然而目前国家资金投入有限,愿意从事义务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少,因此这个问题非常棘手。

高患病率或与社会发展有关
《医师报》:您的报告也提到我国糖尿病变迁,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杨文英教授:我国糖尿病变迁主要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密切 相关。目前高收入低文化程度的人群风险最高。原因包括家族史、年龄、肥胖、体力活动少、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等。我国糖尿病流行呈现6 大特点。
    第一,经济发达程度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在 1994 年的调查中,高收入人群的糖尿病患病是低收入人群的2 ~ 3 倍。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仍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仍高于农村。
第二,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2007~2008 年全国20 岁以上人群调查,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0%,尽管比过去调查比例有所下降,但远高于发达国家(美国约48%)。
第三,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在 2007~2008 年的调查中,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男性患病风险比女性增加26%,而文化程度大学以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57%。
第四,我国2 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体质指数约为 25kg/m2,而白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 BMI 多超过 30 kg/m2。
第五,餐后高血糖比例高,在新诊断的糖尿病中,单纯餐后血糖升高占近50%。
第六,我国肥胖和超重较2002 年增加1 倍,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病率较1994 年增加3 倍。
     需要强调,如果不做重大努力,我国糖尿病疫情将严重影响公共健康,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速度或比西方国家更快,我们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