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世界首位,其中60%~80%的患者将死于心血管事件。传统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和CVD家族史)的价值已被公认,而那些涉及新兴危险因素[如腹型肥胖、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等]的研究方兴未艾。在中国人群中探索新兴危险因素的特点和诊断切点,其临床意义与价值重大。
腹型肥胖与糖尿病和CVD关系密切
糖尿病和CVD与体质指数(BMI)所反映的体脂总量异常有关,但两者与体脂分布异常的关系更密切。大量国内外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风险随腰围增长而升高,腹型肥胖与CVD死亡、心肌梗死和全因死亡在内的心血管事件呈正相关。然而,当前各国指南对腹型肥胖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诊断切点的差异导致腹型肥胖患病率不一致。2002年发表的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专家组Ⅲ(NCEP ATP Ⅲ)血脂指南建议将男女腹型肥胖的腰围切点分别定为102 cm和88 cm;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根据人群不同制定了不同的腹型肥胖腰围诊断标准[中国人群切点为≥90 cm(男)或80 cm(女)]。
中国人群肥胖特点与腹型肥胖诊断切点
一项上海社区研究[Obesity Review 2002, 3(3): 157]显示,中国男女人群之间的腹围差异与IDF标准所提出的10 cm不相符,腹围差异会随年龄递增而逐渐缩小,50岁以上人群仅为5 cm。
通过MRI测量腹腔内脂肪堆积情况可将肥胖分为腹内型和皮下型两种,中国非超重/肥胖者(BMI<25 kg/m2)和超重/肥胖者(BMI≥25 kg/m2)腹内型肥胖的比例分别为14.2%和61.7%。当腹内脂肪面积(VFA)≥80 cm2时,代谢异常数目和≥2种代谢综合征组分的患病率均达到平台期。进一步研究表明,VFA为79.2 cm2对判定中国男女人群≥2种代谢综合征组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佳,该VFA水平所对应的腰围值可作为诊断腹型肥胖的参考[Atherosclerosis 2008, 201(2): 378]。
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CDCG)采纳了上述研究结果,将代谢综合征中关于腹型肥胖的诊断标准定为腰围>90 cm(男)或85 cm(女)。
中国人群腹型肥胖诊断切点的价值
近年来,中国人群腹型肥胖诊断切点的价值不断获证实。2009年,一项随访7.8年的上海市区人群研究[Int J Obes(Lond) 2009, 33(9): 1058]显示,通过腰围诊断的腹型肥胖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为3.35)。2010年发表的一项随访5年的研究[Int J Cardiol 2010, 139(2): 159]显示,应用JCDCG定义的代谢综合征对CVD的预测价值优于IDF和NCEP ATP Ⅲ标准。
中国人群CRP预测阈值与特点
CRP升高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升高有关,但研究显示CRP水平因人种不同而有差异,黑人CRP水平最高,亚洲人群较低。国外研究通常采用3 mg/L作为CRP的切点来预测CVD,这一切点或许不适用于中国人群。
一项为期5年的前瞻性上海社区研究[Am J Cardiol 2009, 103(12): 1727]探讨了CRP与CVD的关系,主要终点为卒中和冠心病。基线分析表明,2656名观察对象的中位CRP水平为0.97 mg/L,且基线CRP水平升高与CVD发生有关,其对卒中的预测价值更佳(图)。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CRP的预测价值后发现,CRP≥2 mg/L会升高心血管风险39%,因此该CRP水平被作为预测CVD的切点。这一切点有别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提出的标准(低危、中危和高危分别为CRP<1 mg/L、1~3 mg/L和≥3 mg/L),但更能体现中国人群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