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ms:weibo$}
会议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会议论文
非肥胖人群颈围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及其预测作用
作者:李琴|王宁荐|韩兵|陈奕|陈颖超|朱春芳|仓桢|朱超霞|夏芳珍|浦小琪|郭卉|陈驰|孟盈|陆萌|翟华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奉城分院|浙江上虞市人民医院 浏览次数:0次

目的 探讨中国非肥胖人群颈围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关系。

方法 2014年分别在上海、浙江、江西,开展对当地常住人群的代谢性疾病现况调查,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按统一要求调查,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留取外周血样标本冷藏保存,统一送检。总共收集人群样本7200例,资料齐全的6899例。从中选取体质指数(BMI<25 kg/m2 2842例,其中男性778例,女性2842例,平均年龄49.82±14.44岁。

结果 

1.非肥胖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10.31%,其中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18.51 vs 0.07%P<0.01)2.而非酒精性脂肪肝人群的颈围水平显著高于对照人群(33.74±2.64 vs 31.68±2.71 cm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校正年龄性别后,人群颈围水平与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TGLDL-CFPGHbA1cALTHOMA-IR均呈正相关(P0.01),与HDL-C、、eGFR呈负相关(P0.01)。对颈围水平进行四分位划分,随着颈围水平的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不断升高(0.037%0.08%13.02%24.38%)。调整年龄、性别、BMIHOMA-IRTGALTeGFR吸烟等混杂因素后,随着颈围水平升高,人群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性增大,其中颈围水平位于上1/4位点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性是位于下1/4位点者的2.61(OR =2.6195% CI=1.58-4.33)3. 预测非酒精性脂肪最佳的颈围切点:男性为34.5 cm,女性为32.5cm;预测非酒精性脂肪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男性组为0.662,女性组为0.713

结论 中国非肥胖人群颈围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密切相关,颈围可能做为筛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指标之一。

  • 上一条:没有了
  • 下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