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ms:weibo$}
会议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会议论文
内源性hmgb1通过pAKT/AKT-Agiopoietin-2通路促进血管新生而加速伤口愈合
作者:胡艳云|刘芳|赵珺|赵俊功|包玉倩|贾伟平|Alex F Chen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糖尿病足病多学科协作组,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 浏览次数:0次

目的 探讨内源性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hmgb1敲除(hmgb1-/-)及对照组小鼠分别建立背部皮肤伤口模型,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在第7天取伤口及周边皮肤组织分别观察肉芽组织形成、胶原沉积和血管新生情况。同时在伤口第7天提取小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培养后鉴定EPCs并测定其增殖、粘附及迁移功能。同时对伤口第7天皮肤组织及EPCs血管新生蛋白VEGFAgiopoietin-1(Ang-1)Angiopoietin-2(Ang-2)及其上游pAKT/AKT表达进行测定。此外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采用hmgb1-siRNA处理后观察hmgb1沉默对HUVEC增殖、粘附、迁移能力以及VEGFAng-1Ang-2及其上游pAKT/AKT表达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小鼠相比,hmgb1-/-小鼠背部皮肤伤口愈合明显延迟。HEMassonCD31染色表明, CD31表达减少即血管新生受损可能是hmgb1-/-小鼠伤口愈合延迟的重要原因。采用Western blot对伤口皮肤血管新生相关蛋白分子VEGFAng-1Ang-2的表达进行检测后发现,Ang-2表达增高可能是hmgb1-/-小鼠伤口血管新生受损的主要原因,并且pAKT/AKT降低可能引起了Ang-2表达增高。提取小鼠伤口愈合第7天骨髓来源EPCs进行体外培养后发现,hmgb1-/-小鼠内皮祖细胞血管新生功能包括增殖、粘附及迁移能力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同时Ang-2表达增高。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使用hmgb1-siRNA处理后发现,hmgb1沉默后HUVEC血管新生功能包括增殖、粘附及迁移能力均明显下降,同时伴有Ang-2表达增高。

结论 内源性hmgb1可能通过pAKT/AKT-Ang-2通路促进血管新生而促进伤口愈合。

  • 上一条:没有了
  • 下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