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ms:weibo$}
会议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会议论文
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种族差异与定量分析
作者:陈榕|王鲲|郑青山|邹大进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上海中医药大学药物临床研究中心 浏览次数:0次
目的 采用基于模型的Meta分析(Model Based Meta Analysis)对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进行评价与预测。

方法 对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筛选文献并提取信息,并采用JADAD量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分别对艾塞那肽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重控制两方面的疗效建立基础模型,分析年龄、性别、种族、治疗情况、基线指标等协变量对于基础模型的影响,利用基础模型与阳性协变量完成最终模型的建立并对艾塞那肽疗效的模拟预测。
结果 成功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共56篇,艾塞那肽治疗组共8752例患者。模型发现艾塞那肽应用10.2周只达到其50%的降糖疗效,需要20.5周才能达到其最大降低HbA1c效果。协变量分析发现亚洲人比例和基线HbA1c均对艾塞那肽降低HbA1c效果有显著影响(分别令基础模型OFV下降9.6和15.75, P<0.005)。本研究中亚洲人比例中位数为26%,基线HbA1c中位数为8.2%,对应艾塞那肽最大降HbA1c效应为-1.12%,若亚洲人比例模拟为100%,则最大降低HbA1c效应预测值为-1.39%,若亚洲人比例模拟为100%,基线HbA1c值设为10.52%,则艾塞那肽最大降低HbA1c预测值为-2.29%。同时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和餐后血糖等指标下降均与HbA1c的降低显著相关。艾塞那肽还可以长期稳定有效控制体重,模型显示在12周、24周和48周其降低体重的效应分别为-1.593kg、-2.068kg和-2.438kg。
结论 艾塞那肽可能在亚洲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更好,患者的基线HbA1c水平越高,则艾塞那肽的降糖幅度也可能更好。短期应用艾塞那肽可以有效降低HbA1c,而长期应用则能进一步降低HbA1c并稳定控制体重。

  • 上一条:没有了
  • 下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