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ms:weibo$}
会议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会议论文
人源性血管内皮前体细胞治疗糖尿病足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婉妮|张文健|娄晋宁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 浏览次数:0次

目的 探讨一种适于研究用的Gk大鼠糖尿病足模型,并对其足部移植人胚胎血管内皮前体细胞(EPCs),评价其改善糖尿病足缺血的能力,为使用人胚胎血管来源EPCs治疗糖尿病足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18GK大鼠按实验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对照组(6只)、糖尿病足组(6只)、糖尿病足治疗组(6只)。对发病1年的Goto-Kakizaki(GK)大鼠采用微载体灌注法栓塞右后肢股动脉及各级分支,1周后对栓塞后的大鼠后肢移植从14周龄流产人胚胎主动脉中分离培养的EPCs,观察栓塞后和移植后足部运动、青紫、苍白、皮温、肢体坏死等情况,并采用红外线测温仪、血氧饱和度测试仪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测试仪分别测得动脉栓塞前、移植EPCs前、移植EPCs 4周和8周的右足温度、血氧饱和度和血流变化。移植EPCs 8周后取肌肉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31、抗线粒体抗体和vWF,评价EPCs分化成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

结果 糖尿病足组和糖尿病足治疗组足部出现皮肤苍白青紫、皮温冷、溃疡和活动差的症状和体征,且足部温度、血氧饱和度降低,血流减少。糖尿病足治疗组移植EPCs后足部缺血的症状和体征、温度、血氧饱和度和血流得到明显改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在糖尿病足治疗组取得的肌肉组织中CD31、抗线粒体抗体和vWF有阳性表达,表明EPCs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

结论 微载体栓塞GK大鼠后肢动脉的方法可稳定的制作糖尿病足动物模型,人胚胎早期主动脉的EPCs具有很好的在足部分化成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可作为治疗糖尿病足的细胞材料,为进一步阐明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有利条件。

  • 上一条:没有了
  • 下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