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ms:weibo$}
会议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会议论文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ALT1,HIF3A和 PGC1a甲基化水平研究
作者:张丽华|韩学尧|李萌|周翔海|张秀英|刘蔚|李玉凤|龚思倩|纪立农 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浏览次数:0次

目的 研究发现外周血白细胞DNA甲基化修饰异常可显著地增加2型糖尿病(T2DM)患病风险。本研究采用候选基因研究策略,选择从既往研究发现外周血白细胞甲基化异常与糖尿病有关的基因MALT12个肥胖相关基因HIF3APGC1a,明确3个基因在糖尿病患者中甲基化状态,寻找并鉴定新型的T2DM表观遗传学分子标志物。

方法 42例新诊断T2DM患者和49例正常对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equenom MassArray 甲基化检测方法对外周血白细胞3个基因以下区域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1)MALT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TSS)上游-663-324bp区段11CpG位点;(2) HIF3A基因TSS下游1198-1537bp区段14CpG位点; (3) PGC1a基因TSS下游582259-581761bp区段7CpG位点。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比新诊断T2DM与正常组间,糖尿病不同亚组间3个基因各CpG位点和单位甲基化水平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差异基因CpG位点甲基化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 1新诊断T2DM患者MALT1基因CpG2.3单位(TSS上游-617,-613bp)甲基化率较正常组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p=0.002)。按BMIACR二分类分组下,糖尿病各个亚组间未发现甲基化水平差异。
      (
2)新诊断T2DM患者HIF3A基因各CpG单位和位点甲基化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按BMI分组间比较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

      (3)新诊断T2DM患者PGC1a基因CpG位点甲基化率在正常组与新诊断组中未发现差异,但BMI亚组分析发现,BMI≥24kg/m2新诊断T2DM患者PGC1a基因CpG1位点(TSS下游582180bp)甲基化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2) Logistic回归发现矫正年龄,性别,BMIFins后,FPGPGC1a该位点甲基化水平明显正关联,OR=1.68795%CI(1.013-2.811), P=0.045

结论 MALT1基因甲基化水平异常与T2DM有关,TSS上游-617,-613bpCpG位点甲基化水平在新诊断T2DM组中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超重新诊断T2DM患者PGC1a基因TSS下游582180bpCpG位点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与空腹血糖有关。




  • 上一条:没有了
  • 下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