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ms:weibo$}
会议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会议论文
miR-27a介导二甲双胍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促进凋亡作用的机制研究
作者:张宏|赵伟|张晓会|孙蓓|顾文元|刘佳 来源: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 卫生部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 浏览次数:0次

目的  糖尿病能够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且与预后相关。二甲双胍作为指南中一线降糖药物,已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二甲双胍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并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本研究试图从miRNAs水平探讨二甲双胍治疗乳腺癌的新型作用机制。

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不同时间干预人乳腺癌细胞MCF-7OD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二甲双胍干预MCF-7miR-27aAMPKα2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AMPKα2及凋亡因子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应用mimics转染MCF-7后,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AMPKα2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AMPKα2miR-27a的靶基因。

结果 随着二甲双胍干预MCF-7细胞浓度的增高、作用时间的延长,各组平均OD值呈下降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0.05)20mmo/L的二甲双胍干预48小时后,miR-27acaspase-3表达明显下调,而AMPKα2表达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miR-27amimicsAMPKα2 caspase-3表达明显下降,且具有浓度依赖性,OD值平均水平明显增高,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下降(P<0.05)inhibitorAMPKα2 caspase-3表达则呈浓度依赖性提高,OD值平均水平最低,细胞增殖抑制率最高(P<0.05)AMPKα2 mRNA3’末端存在与miR-27a5’末端碱基互补序列。

结论 二甲双胍可能通过下调miR-27a水平,上调其靶基因AMPKα2表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 上一条:没有了
  • 下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