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ms:weibo$}
会议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会议论文
羟苯磺酸钙引起发热
作者:朱珠|冯秋霞 来源:大连市中心医院 浏览次数:0次

患者,男,58岁,糖尿病13年,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高血压病史4年,一直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既往无特殊食物药物过敏史。20141117日,患者开始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当晚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等不适。社区医院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同时停用所有口服药物,包括羟苯磺酸钙。次日体温恢复正常,恢复原有口服药物。1121日再次出现发热,我院门诊检查未见感染迹象,停用平时口服药,口服羚羊角后体温恢复。1124日入院。入院后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Ⅱ期。1126日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1128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无感染征象。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5.5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82.4%,胸片及上腹部CT均未见炎症征象。给予新癀片,4小时后体温降至36.4℃。患者3次发热均无明显诱因,除第一次使用抗生素外,应用退热药后体温即可恢复正常。3次发热期间降糖药与降压药物较既往无变化,但羟苯磺酸钙为新增药物,故考虑羟苯磺酸钙引起发热可能性大。1128日停用羟苯磺酸钙后再无发热,出院后随诊半个月,亦无发热。

讨论 羟苯磺酸钙是一种微血管功能调节剂,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说明书中不良反应项未提及发热。国内外对该不良反应的报道甚少。本患者为中年男性, 糖尿病病史13,先后服用羟苯磺酸钙3,服药后反复发热。虽然患者无药疹等常见药物不良反应表现, 但每次服用羟苯磺酸钙后均出现发热症状, 且无其他感染依据,其他并用药物在发热前后均未进行调整根据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测中心的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评价, 本例为“很可能”药物发热是药物疗法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 大多数是由于患者对药物感受性改变所致。要提高卫生工作者认知药物警戒的重要性, 给患者适当的用药指导说明, 提高公众对药物的认知, 促进安全用药。

  • 上一条:没有了
  • 下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