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ms:weibo$}
会议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会议论文
比较艾塞那肽每周一次和艾塞那肽每天两次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及耐受性
作者:包玉倩|李启富|刘志民|Gaithersburg|纪立农|陆菊明 来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阿斯利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浏览次数:0次

目的  评估艾塞那肽每周一次(QW)和每天两次(BID)在口服降糖药物(OAD)控制不佳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及耐受性

方法  对一项在亚洲人群(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台湾)中进行的随机、开放、为期26周的临床研究进行了中国人群的亚组分析。 该研究在OAD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A1C 7%–11%]2型糖尿病患者中比较了艾塞那肽QWBID的疗效及耐受性,主要终点为基线至26周的A1C变化。

结果  207例中国患者(艾塞那肽QW N=104;艾塞那肽 BID N=103)进入了意向治疗分析。基线特征中,除了基线A1C水平中国较整体人群略高之外(A1C <9%的比例,73% vs. 62%),其它基线特征均与整体人群相似;艾塞那肽QW组的基线A1C水平略高于艾塞那肽 BID(表1);超过半数的患者背景治疗中使用了磺脲类药物(QW: 54.8%;BID: 54.4%)。在基线至终点的平均A1C变化及空腹血糖(FSG)变化方面,艾塞那肽QW 优于艾塞那肽 BID [A1C差异: –0.38% 95% CI –0.68, –0.09),P=0.010FSG差异:P=0.012],而体重变化则艾塞那肽BID优于艾塞那肽QWP=0.04)(表1。整个研究过程中,无严重低血糖发生。共有5例患者发生了轻度低血糖(QW2例,BID3例),其中4例使用了磺脲类药物。艾塞那肽QW组和艾塞那肽BID分别有4.8%7.8%的患者因不良事件而退出研究。艾塞那肽QW组的胃肠道不良事件低于艾塞那肽BID(20.2% vs 35.0%);恶心是最常见的胃肠道不良事件(QW: 8.7%; BID: 21.4%)

结论  在该中国人群的亚组分析中,艾塞那肽QW在降糖疗效方面优于艾塞那肽BID,未发现非预期的耐受性问题。中国人群的结果总体上与整体亚洲人群一致。



  • 上一条:没有了
  • 下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