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会副主委贾伟平教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发布时间:2010-01-18 14:25:42浏览次数:14074次来源: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0年1月11日上午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盛况空前,30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颁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讲话。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大会,国务委员刘延东宣读了《国务院关于二00九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全体获奖者与国家领导人合影,画圈处为贾伟平教授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是衡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这个被称作中国“诺贝尔奖”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上,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另四大国家级科技奖项也一一揭晓。有374个项目(人)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82项7名外籍科学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的贾伟平教授主持完成的“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诊治技术”系列研究项目继2004年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项坤三院士领衔的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再登榜位,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贾伟平教授
该项目为解决糖尿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提高治疗效果等重大科技问题,从遗传、代谢、病理生理等多个层面对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诊治技术进行长达15年的系统研究,并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和新发现:1. 建立及优化了糖尿病发生发展进程中的系列诊治技术:①在国内外建立了中国人腹型肥胖的诊断标准(核磁共振诊断腹型肥胖的标准是腹内脂肪面积≥80cm2,以及相应的腰围切点是男性>90cm,女性>85cm);②首次阐明了中国人空腹血糖受损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③构建了适宜的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检测技术,确定了我国社区人群中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现状,从而形成了多层次的早发现、早诊断的序贯诊治体系,提高了糖尿病的预测及诊断效能。2. 创立了糖尿病个体化治疗的新技术:①首次在国内建立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精确方法--高葡萄糖钳夹技术,并构建了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系列适宜技术。②通过前瞻性研究,创立了以胰岛功能分类为指导的个体化治疗新技术,并揭示了遗传学及代谢组学与疗效的关系,提高了血糖控制的效率;3. 揭示了新脂肪细胞因子在糖尿病发生中的机制:①首次发现了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腹内脂肪积聚的关系,揭示了非诺贝特可通过调节RBP4而改善体重及胰岛素敏感性的新机制;②首次揭示了巨噬细胞在肥胖个体的脂肪组织中的全新作用机制,即巨噬细胞可直接通过分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促使脂肪组织血管新生。4. 发现GK、PPARD、MMP-9、PAI-1和MnSOD等基因变异参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的作用。
贾伟平教授项目团队
该项目发表论文147篇,SCI收录源期刊发表论文28篇,总影响因子(IF)72.352分,引用与引证1004次,培养博硕士生25名。主要研究成果被2007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和《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采用,并在全国30余所医院中应用。项目的适宜技术已被卫生部列入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并向全国推广。项目成果对提升我国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诊治水平及扩大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体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