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进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业园地 学科进展
腹型肥胖 vs 全身肥胖:对2型糖尿病发病及其并发症风险的不同影响
发布时间:2017-01-04 00:00:00浏览次数:6307次来源:CMACDS

现如今,肥胖不仅仅是爱美之人的心头恨,更是人人提防的“健康杀手”。衡量肥胖的最简单的是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由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决定,从整体上反映脂肪的过度积累。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比体重指数更严重的是脂肪的局部积累,尤其是蓄积在内脏器官周围形成腹型肥胖(也就是大肚子肥胖),更大预示着糟糕的糖调节及代谢情况,因而对大肚子肥胖者来说测量腰围和计算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更适合,或采用MRI、CT、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XA)等对内脏脂肪进行定量评价。不同类型的肥胖对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制以及糖尿病肾病(DKD)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国内两个不同研究团队对此进行了研究。

2016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1]上的成果揭示了全身肥胖和腹型肥胖到底通过怎样的方式影响糖代谢及糖调节,最终引发2型糖尿病发生。他们系统性地筛选并检测既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nalysis studies, GWAS)报道或验证的32个与东亚人群BMI相关的遗传位点和13个与东亚人群腰臀比相关的遗传位点,分别计算可以代表全身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遗传风险评分(genetic risk score, GRS)。通过应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方法,有效鉴别了两种肥胖类型对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的不同影响并做出因果推断。研究提示全身肥胖主要影响胰岛素分泌能力,即BMI越大的人,胰岛素分泌需求越大,动员分泌胰岛素越多;而中心性肥胖主要影响胰岛素敏感性,意味着腰臀比越大的人,有效发挥降糖作用的胰岛素不增反降。

糖尿病3.jpg

两种肥胖类型除了对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对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也不一样。既往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腹型肥胖的患者常伴随尿蛋白升高及肾功能下降,而糖尿病合并全身肥胖是否增加DKD风险尚存争议。

2016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表在Diabetes Care [2]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校正腹型肥胖指标后,全身肥胖与DKD的关系消失,提示全身肥胖与DKD的相关性可能依赖于腹型肥胖。成果来源于两项临床研究:一项是大样本横断面研究,共纳入1016例符合标准的T2DM患者,目的是了解不同类型肥胖是否与DKD存在相关性;另一项针对279例基线无DKD的T2DM患者进行了为期6年的前瞻性随访研究,目的是了解不同类型肥胖指标越高日后是否肾功能下降越快。两项研究均基于DXA测定受试者身体成分,指标包括全身脂肪百分比(TBF)、脂肪重量指数(FMI),评价腹型肥胖的指标为内脏脂肪组织面积(VAT)。在校正腹型肥胖指标后,全身肥胖与DKD的关系消失,故既往横断面研究显示的全身肥胖与DKD的相关性可能依赖于腹型肥胖,并且腹型肥胖指标越高,随着病程发展越容易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与既往研究一致的是,腹型肥胖与DKD的相关性独立于BMI及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血糖、用药史等这些已知危险因素。基础研究表明,腹型肥胖患者更容易出现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等病理生理改变,而上述改变则是DKD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上述研究提示两种肥胖类型除了对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外,与全身肥胖相比,腹型肥胖与DKD得关系更为密切。针对腹型肥胖的干预措施可能成为防治2型糖尿病以及DKD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