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进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业园地 学科进展
受体后胰岛素抵抗对人类血脂异常和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
发布时间:2009-03-10 08:46:59浏览次数:5671次来源: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Volume 119 Number 2 February 2009
    血脂代谢异常的特征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HDL-c水平,常伴有肝脏脂肪变性,多与肝脏脂肪合成增加有关。在肥胖和脂肪营养不良的小鼠,胰岛素不能有效抑制糖异生,同时仍持续促进脂肪合成,提示这些小鼠发生脂肪肝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主要原因是肝脏胰岛素信号通路中选择性的胰岛素受体后作用缺陷。
    剑桥大学的Robert K. Semple等研究了不同发病机制的胰岛素抵抗患者,41例为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或产生胰岛素受体特异性抗体患者(广泛胰岛素受体信号传导缺陷), 13例为脂肪营养不良患者,42例分子生物学机制不明的患者,广泛胰岛素受体信号传导缺陷患者与其他患者相比,具有较低的血清甘油三酯和正常HDL-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广泛胰岛素受体信号传导缺陷患者虽然OGTT试验后血清胰岛素水平和FFA曲线下面积均增加,但肝脏脂肪含量和脂肪从头合成没有明显增加。这种结果至少部分的归因于脂肪从头合成降低,导致肝脏脂肪含量减少。而选择性的AKT2受体缺陷和脂肪营养不良的人群表现为脂肪从头合成增加,肝脏脂肪含量增多,富含甘油三酯VLDL水平增加,HDL-c含量降低。
    本研究表明,胰岛素受体水平原发缺陷的胰岛素抵抗患者并未表现为血脂异常。不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胰岛抵抗人群具有不同的血脂改变提示选择性受体后肝脏胰岛素抵抗是脂代谢紊乱和肝脏脂肪变性的主要的组成部分。